一 金钱的本质
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?我们在学校里学习,从来没有人教育我们该怎么高效率的赚钱?全世界的学校都是如此。
现代教育体系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,本质是培养标准化产业工人 ,这种流水线式教育培养出的是具备 高度可替代性、高度服从性 的 “ 人形零件 ” -俗称 螺丝钉 。
全世界前1%的富豪、精英掌握全球82%财富的当下,真正的创富教育早被隔绝在普通人认知之外。 大多数普通人相信:只要成绩好、上个好大学、找个好工作就能赚很多钱。实际不然。
学校是各个国家统治阶级(精英)建立的, 它建立的初衷是培养高服从性的劳动力,通过 不同学科专业的设置塑造不同型号的螺丝钉,以此实现分工增加社会的运行效率。
所以学校的任务不是教你该怎么赚钱,在他们看来,你也不需要知道钱是什么东西;只需要知道不停的劳动可以养活自己,劳动最光荣。
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前1%的精英,你愿意建立一个体制去教育其他人如何赚钱,分享你所拥有的资源吗?
在学校里,以老师为权威,我们定点上下课、定时放学,大家拼命的学习相同的东西,最后也考相同的东西,目的便是产生一种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最后形成一帮“高服从性”、“高相似性”、“高替代性”的劳动力 — 螺丝钉,为社会做贡献。
而在任何组织和结构里,你的价值大不大,有没有稀缺性,岗位重不重要,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利益。 现实社会中的螺丝钉之所以得不到利益分配的权利,原因很简单,所有的螺丝钉都是一模一样的, 替换一颗螺丝钉根本不需要什么成本,因此不稀缺的螺丝钉 随时都能被替代。
从退学后白手起家的企业家,到名校毕业后投身创新企业的创业者,他们之所以能获得巨量的财富,正是因为深刻地理解了这一层逻辑,他们不甘于当一颗螺丝钉,因此他们 不断学习、不断自我迭代、自我超越 ,直到让自己不可替代,让自己的企业不可替代。
想要赚钱,第一步是认识 钱到底是什么 ?看到它的本质。
钱的定义是存储、交换、度量“价值”的工具,可以理解为储存价值的容器,这个容器可以是黄金,可以是纸币也可以是银行的一串数字,而容器本身是不值钱的。
你拿着100元去购物,老板之所以愿意收下这100元,是因为老板相信这100元的价值,相信能拿着这100元去其他地方消费,而这里的相信即“ 信用 ”是我们的国家担保的。
通常我们认为,赚钱的工具是劳动。但不是这样的 ,赚钱的工具也是“信用”。
我们和别人都要赚钱,但为什么别人愿意雇佣并支付钱给我们?是因为我们看起来比别人更有 信用 、更能做好这份工作(这里的信用可能来源于你的学历、面试表现);我们去银行贷款,能借到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信用,向朋友借钱同理,别人愿意借给你,是因为你对他有“ 信用 ”。
信 用越高就代表你越有赚钱的能力,你拥有的财富更多;而信用越低就代表你赚钱的能力越弱, 你拥有的财富更少。
信用 是吸引钱来的一个工具。举一个例子 帮助我们理解“ 钱的本质是信用 ”。 你 用余额为0的信用卡 去商场买东西,一分钱都没有,为什么能买到有实际价值的商品呢,因为你消费的是“信用”。
劳动可以创造价值,但是价值想要换来钱,必须需要信用。不是用价值去换钱,而是用信用去换钱。 例如你花大量资金生产了较市面上同类产品优秀许多的产品(高价值),自认为物美价廉,在包装上写着:行业第一,业界良心,而不做营销去建立信用(无信用),消费者当然不会买账,你的行为只能是自我感动。
既然钱的本质是信用,那我们该如何赚钱?
赚钱先赚信用 ,你创业建立了公司,生产产品,如果你本人籍籍无名,即使你的产品很好,你也卖不出去,因为你的产品不具有“信用”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找明星带货,花钱借用他们的“信用”,随后由于你产品的质量很好,逐渐赢得口碑,你的产品便有了信用,不再需要明星做担保,赚钱也能水到渠成。
所以如果想赚钱,就不应该把你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于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上,而应该更多的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“信用”上。
为 什么许多公司都在拼命打广告,因为这比提高商品质量更容易而且更有效。能赚钱的公司,都是在消费者心中信用非常良好的公司。
能赚钱的人,都是值得被信任的人 。当求职时,我们递给面试官的简历,上面记录“我们做过什么”、“有过什么样的成绩”便是再向面试官传达我们的信用。履历优秀,意味你值得被委以重任,当然会雇佣你。
钱的本质是信用,但信用不一定是钱。获得爱情、友谊,都是建立信用的过程,你要让自己有信用,值得被真心对待、值得被真心对待,才能拥有爱情、友谊 。
二 赚钱的唯一方式—投资
上一节提到,金钱的本质是信用,赚取金钱的过程实际上是赚取信用,那么如何高效的赚取信用、赚钱呢?赚钱有三种方式:
主动收入
(1) “劳动所得” :干活了才能挣到工资,不干活就没有。
被动收入
(2) “资本利得” :通过资本交易获得的收入,又叫投资收入,例如股票的买卖、房地产的买卖。
(3) “现金流” :什么都不用干,也能不停的赚钱,比如房租收入、利息收入、股息收入。
富有的人一般靠被动收入赚钱,在大部分国家,被动收入的税率远远低于主动收入的税率。上班族的劳动所得,在大部分国家都是累进税制,以日本为例,个人所得税最高达到55%,而像比尔盖茨、巴菲特这些人每年实际交的税不足1%。
所以现实很反常理: 有钱人几乎不交税,而普通人要交掉一半的税。
在《穷爸爸富爸爸》一书中, 罗伯特清崎 将 人分为四类: (个人觉得有五类 - 官员,他们可以通过权力寻租轻松获得财富)
第一类, 雇员 :被雇佣的人,通过领工资获得钱。
第二类, 专家 :自雇,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多干一份活,多领一份报酬。 律师、会计师等。
第三类, 经营者 :雇佣别人替自己赚钱。
第四类, 投资者 :用钱为自己赚钱。
注意:有些职业可能同时具有雇佣和专家的属性,比如被律所雇佣的律师,可能同时领着底薪工资,也享受着每个案件的提成。
我们的教育系统只培养雇员和专家, 雇员和专家都是利用自己的劳动力和时间来赚钱, 而劳动力和时间一定是有上限的,所以赚取的钱是有上限的,要想真正实现财富自由,我们要成为第三类、第四类人。
罗伯特清崎提到, 成为 有钱人(高信用的人)的唯一方法是 投资 。
投资就是指把钱不断的换成资产的过程,也可以理解为拿你已有的信用去持续赚得更多的信用。
再讨论投资以前,我们需要了解三个问题:
(1)什么叫做资产?
能够带来正向资金流的东西,也就是能够帮你赚钱的东西。例如,你拥有一家生意不错的门店,能够为你带来持续的现金流。
(2)什么是负债?
持 续花你钱的东西。例如车、小三, 就是标准的负债,会持续的消耗你的钱(老婆是你的资产哦)。
(3)什么是消费?
一次性花钱后,没有后续的代价,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。例如,水果。
罗伯特清崎说: 不能帮你赚钱的都是垃圾, 一般人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消费上,然后购买你认为是资产的负债,很少买到真正的资产,把辛苦赚来的钱不断的变成垃圾。
关于评定你购买的商品是不是资产,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:
以房子为例:
(1)如果你贷款购买房子,并且该房子价值低,不能在售出时覆盖你的成本,那它就是负债。
(2)如果你 贷款买房子,买到的房子具有高价值,经过一段时期后,房价上涨到远超你的成本,出售后,能得到一笔不错的收入,那它就是资产。
(3)如果你全款买房, 持续获得租金,那它就是资产。
要想成为有钱人,就要尽可能的多保留资产,减少负债。(持有资产也是证明你高信用的方式哦)
想要 购买资产有以下途径:
(1) 增加收入;
(2)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,省下来的每一笔钱都可以用来投资,购买资产;
(3) 勇于尝试和冒险:把钱一直放在银行里是不可能成为有钱人的;
(4) 辞掉工作,开始创业( 注意风险控制,赌博不是投资) ;
(5) 尽可能合法的节税。
(6) 学习管理资产和负债, 要持续学习金融知识,金融知识像是赚钱赛道上的车,你不断学习,有了开车的能力,当然比你无脑的跑步冲刺强的多。
你不要追求稳定,也不要追求一份工作,你唯一需要追求的就是机遇。
在四类人中,罗伯特清崎更倾向于大家选择做投资者赚钱,但是这个选项也最难。 投资者可以分为七个等级:
(1)一无所有的投资者
这类人把大量的钱都花在以为是资产的负债和消费上,世界上一半的人都是这样。
(2)借钱投资者
自己没有钱,但是想短期赚很多钱,于是借钱投资,风险极高,基本上属于 赌博 。
(3)储蓄投资者
把 钱存在银行,通过利息获得 收入。然而利息赶不上通胀,仍然在持续亏钱。
(进入投资领域的分界线)
(4) 聪明投资者
通常受过高等 教 育、投资意识也很强,但是对于各领域研究不够深刻,例如税务、法律、公司运营、财务报表。
可细分为三种:(a)别烦我型:要么完全不听专家的建议,自顾自的投资,要么完全遵循专家的建议;(b)抵触型:明白投资,但很少投资,过于谨慎;(3)赌徒型:认为投资就是赌博,购买各种高风险资产
(5) 长期投资者
属于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,具备专业知识、长期投资规划。通过小额投资,不断学习市场、学习如何投资,也会虚心听取一些专家的意见,百万富翁都是该级别。
(6)成熟投资者
较长期投资者更有钱,他们几乎不做 分散投资 ,身为某个领域的专家,他们会将大量的钱投入该领域。巴菲特、查理芒格。
(7)资本家
是投资的另一端,他们做一个公司,然后发行股票、卖股票,接受他人的投资。利用别人的时间、钱、头脑来为自己赚钱,这是投资的最高境界。
三 对于财富的常见认知
1 错误的财富等式:找一份工作 = 大量的财富
成功是一条充满了荆棘和坎坷的道路,这意味着要经历学校和社会尚未告知你的一切,对于那些要坚持走下来的人,这条路的尽头便有着超越你想象的财富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宝贵的资源,它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并且不可逆的,这就是时间 ,时间换来信用、信用替你赚钱。
你的报酬与信用成正比,而信用与个人的劳动价值、认知价值成正比。 那 价值是什么?
它是市场、是经济的消费者,市场就是我们所有人。
足球运动员的薪水之所以高,是因为足球产业有一个庞大的市场, 市场对足球的需求很高, 人们看到了足球的价值, 才会愿意在比赛和商品上花钱,球员当然会因此获得丰厚的报酬,这与工作的努力程度无关。
每天汗流浃背、疲惫不堪的外卖员的工资远远低于办公桌前的证券分析师,为什么?
因为 市场认为 外卖员所做的工作价值远远低于律师,理由很简单,外卖员所做的工作更容易被替代,而 在任何组织和结构里,你的价值大不大,有没有稀缺性,岗位重不重要,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利益。
2 你想要钱就去赚取信用、 解决问题
所有的钱都是从这个基本前提出发的,如果这是一个价值100万的问题,那么解决方案将为你带来数百万的收入,如果解决的是一个价值10亿的问题,那这个解决方案将为你带来数十亿的收入。当然这一切有个前提,你的投资人认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,一切的前提是“信用”。
如果你一直在追求金钱,那么你从一开始就错了。如果你想要钱,那么最开始想的不是如何得到钱,而是建立信用,然后在信用的基础上寻找高价值问题的解决方案,一旦找到解决方案,便围绕它开展业务、寻找投资。
3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,如果你在该领域已经有了一定资源(信用),打算创业,请从一个问题开始,并始终从问题开始?
聆听你周围市场的声音,人们说她们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,什么让他们感到开心,又有什么让他们感到极其不方便,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嘛,并且这是值得解决的问题吗?
4 扩展你的解决方案
找到问题的可扩展解决方案,比如你开了一个餐馆,需要大量的客户,你会发现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开通网络销售、开通外卖服务。
思考你给出的解决方案仍然需要用时间来换取钱吗,你若还拿着固定的时薪月薪,你依然属于第一类人 — 雇员,自己雇佣自己。
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一份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价值。
一旦找到解决方案,你的工作便是确保每个人都可以访问该解决方案。用信用来理解,也就意味着你要让更多的人与你链接,建立起与更多人的信用。
创业成功 = 建立信用 + 追逐问题 + 解决方案
5 钱的意义
钱只是一张纸、屏幕上的一串数字,赚钱的目的与金钱无关,这是一种感觉,一种随时随地地做你想做的事,而不必考虑我能否负担的起的感觉。
金钱的最大妙处,在于当你拥有它,你就可以假装它不重要,像贵族一样讨论星星和诗歌,而不是账单和预算,财富自由即自由地忽略财富,去做你真正想要做的事。
评论
发表评论